什么是数字人文项目?

数字人文项目指的是在研究方法、成果呈现、传播媒介中运用数字方法和计算技术。

典型的数字人文项目会同时运用数字与非数字手段来进行研究设计。非数字技术研究往往受制于文献材料的数量或复杂性,而运用数字技术使研究者得以探索非数字技术所难以回答的问题,同时也可使公众能够参与到研究中。

数字技术不仅可运用于量化研究,还可以运用数字方法来呈现纸质文献,比如学术资料的数字版本。

典型的数字人文项目往往会同时在研究方法和传播呈现中运用数字技术,在项目尾期制作成产品(如数据、工具、网站、应用软件等),向公众公开其研究成果。以古典时代晚期神职人员的流亡(Clerical Exile in Late Antiquity)为例:

  • 我们所设计的数据库帮助研究团队收录有关流亡案件的信息。团队对数据库的设计享有充分的控制权,这是因为数据库须反映相关原始材料,并使团队能够捕获与他们的研究问题相关的信息。
  • 我们设计了先进的搜索和数据可视化工具,如历史地图和社会网络图,使研究团队能够分析他们的数据,从而找到所研究问题的答案。
  • 在项目结束时,研究团队增添了用户指导和背景信息,以便数据库、高级搜索和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被同行和更多的人使用。这一在线资源是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有些项目将数字方法作为其扩大影响力和公众参与计划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研究的辅助手段。如电影记忆:意大利电影观众(Cine Ricordi: Italian Cinema Audiences)项目。我们与该项目组合作开发了一张意大利电子地图,用户可根据位置访问讲述50年代观影记忆的访谈。此项目还包括一个能够使公众将回忆和经历上传至电子地图的系统。

数字人文项目的成果通常包括:

  1. 作为研究成果或公众参与媒介的线上资源或移动应用程序,供学者与公众使用。
  2. 在开放存取许可下可共享的高质量数据。
  3. 将在线资源和(或)数据作为研究产出或案例分析提交给REF。DHI的许多在线资源已提交给REF和RAE。

大多数成功的数字人文项目始于那些有想法或研究问题的但不确定是否能从数字方法中受益的项目带头人。

数字人文方法、过程、活动示例:

  • 将通常收录于档案馆的原始文献材料录入数据库。
  • 数字化和保存档案。
  • 进行访谈和民族志研究,通常为主题分析和话语分析进行编码。
  • 将手稿、信件等转录为电子学术版本,包括集注版和普通版。
  • 为定性和远程阅读方法编码数据,包括编码簿和领域本体论。
  • 分析大型档案,如报纸、期刊和图片库。
  • 汇编和分析社交媒体内容。
  • 编译和注释视听数据库,包括音频、图像和视频。
  • 沉浸式技术,如三维虚拟重建、增强现实和虚拟世界。
  • 众包,也称公众科学。
  • 网络应用、移动应用、网站、虚拟展览、在线研究资源、用户生成内容。
  • 基于地图的方法,如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和步行游览应用程序。
  • 语料库语言学、方言学、文体学、翻译研究,以及其他语言研究(书面或口头)的方法。
  • 人文科学内容的数据可视化,如社会网络图和集群图。

翻译:刘艺,林正昕,张嘉琪